距离开展还有: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奔竞大道353号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

时间:2022-12-07 14:04:39 来源:admin 浏览:

11月16日上午,在营口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政,政府区长管尊旭,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孟劲松,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晓虎,鞍钢中集(营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航、市发改委、管委会、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和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等政企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鞍钢中集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奠基仪式在营口市鲅鱼圈隆重举行。


开工仪式

鞍钢中集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是由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旗下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深圳)”)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旗下子公司鞍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鞍钢能源科技”)合资成立的鞍钢中集(营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该项目由中集工程科技、西南化工院及鞍钢工程共同承建。此次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鞍钢中集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向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节能降耗、推进工业清洁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是鞍钢集团与中集安瑞科深化战略合作,互利共赢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通过对焦炉煤气的分离与合成,可制得甲烷含量高达98%的天然气和纯度高达99.99%~99.9999%的氢气。通过该方式制得的氢气成分中基本不含杂质,完全能达到氢燃料电池要求,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能源,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属于“蓝色氢能”范畴,工艺成熟,产量稳定,且成本较低,是中短期内最为可行的制氢途径,结合CCUS技术的运用,可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鞍钢中集项目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鞍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厂区内,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氢气和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清洁能源。项目利用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的焦炉煤气和转炉气为原料制取LNG联产氢气,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氢气和LNG产能,项目全部竣工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三万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焦炉煤气及转炉气的高附加值利用,增加并延长产业链,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该项目是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央企合作的新能源示范性项目,也是中集安瑞科进军东北地区清洁能源产业链上游,打造资源 储运 应用的端到端示范性绿色产业生态的首个重点项目,对公司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该项目基于鞍钢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蓝色氢能”,是中集安瑞科建立氢能产业链创新场景应用的重要示范。未来,中集安瑞科将继续在工业副产氢丰富的地区,围绕副产氢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加氢配套等服务,携手客户形成上中下游、相关产业联动耦合的氢能应用创新链;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结合,就地就近利用所产氢能,建立小规模氢能产业链应用生态圈和服务链。


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先生


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自立项以来经历了多次疫情封控等不利影响,在各方的攻坚克难、大力推动下,项目终于顺利动工,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伙伴,大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并依托项目所生产的优质氢气,延伸至中下游,协助建立更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逐步形成规模化利用的氢能商用圈,协助推动氢能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孟劲松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孟劲松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工业尾气的高效利用一直是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鞍钢集团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旗下子公司鞍钢能源科技携手清洁能源龙头企业中集安瑞科,共同出资成立鞍钢中集新能源有限公司,着力探索该领域技术研究与应用,最终确定利用鞍钢鲅鱼圈分公司副产的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生产LNG和氢气,该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47万吨、二氧化硫174吨、氮氧化物1344吨,为鲅鱼圈打造沿海绿色钢铁生产基地提供坚强保障。”


新型CO₂压缩储能项目落地芜湖 中集安瑞科再次供应核心储能容器


11月8日,中集安瑞科(股票代码:3899.HK)宣布,旗下成员企业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简称“石家庄安瑞科”)与客户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百穰新能源”)签署协议,将向位于芜湖海螺水泥厂的新型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示范项目(简称“芜湖储能项目”)批量提供液态二氧化碳储能容器及换热容器。该示范项目对全球储能领域的技术探索、应用创新和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也为中集安瑞科后续开拓新型储能装备领域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储能、释能功率为10MW,储能时长8小时,释能时长8小时,可以储存约8万度的电,相当于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释能时长最长的储能项目之一。

今年6月中旬,石家庄安瑞科已为百穰新能源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验证系统(储能时长2小时)提供了二氧化碳储能及换热容器,产品运行状态良好,本次项目是继验证系统稳定运行后投建的储能时长更长的储能工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功率等级、容量和地域适应性,在大容量长时储能上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尤其适合10MW级、100MW级和1000MW级长时储能应用。


此前建成的百穰新能源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验证项目,其核心储能容器亦为中集安瑞科制造


二氧化碳储能是压缩气体储能技术的一种,即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充放电,就像个超级“充电宝”。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主要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转变化为气态时可以急剧膨胀,在室温下能膨胀近400倍的特性,其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和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期,利用所储存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汽轮机发电。

因此,液态二氧化碳储能容器的性能在该储能系统中至关重要,客户对储能容器有完善的技术规范与严格的参数指标,严苛的产品质量要求对容器制造商的研产能力是很大的考验。中集安瑞科旗下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为该项目量身打造的二氧化碳储能容器具有压力高、容积大、成本低和安装简便的优点,在行业内具有较强适用性和整体经济性。此次中集安瑞科再次中标,为芜湖海螺水泥厂储能项目批量提供装备,证明了客户对其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


石家庄安瑞科生产的储能装备

该项目通过精准匹配安徽省的峰谷用电时段,能够有效降低电网调峰压力,同时帮助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提升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电力用电比例。该项目将为大功率长时储能的应用,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随着中国新能源电力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能源电力占比的快速提高,储能技术已经成为制约“3060双碳目标”达成的主要瓶颈之一。在现有储能技术路线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可开发资源不足、燃爆风险和污染隐患等问题,使得储能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该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的推出可从技术层面上有效解决上述行业痛点,提供一个可验证的全新解决方案。

中集安瑞科副总经理兼能源装备与工程业务中心负责人鞠晓锋表示:“十四五时期,储能在中国新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越发凸显,当前国内多个新型储能项目的商业化落地捷报频传,后续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中集安瑞科加快进军新型储能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品类、全链条的气体储能装备及系列解决方案,助力各类新型储能项目的商业化运营和规模化落地。”


中集集团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储存能源的时间更长,系统退化更少,而且成本不到大型锂电池的一半。

#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中集集团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主要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转变化为气态时可以急剧膨胀,在室温下能膨胀近400倍的特性。其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和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期,利用所储存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汽轮机发电。这种特性更接近锂电池的即时反应,但储存能源的时间更长,系统退化更少,而且成本不到大型锂电池的一半。

中国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投运 中集安瑞科提供高压储能装备


即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除了提醒市场全球气候问题需要全球通力合作外,似乎也重提投资者对一众受惠新旧能源更替如储能题材股的思考及关注。无独有偶,富时罗素近期亦将储能题材股纳入其主要指数当中,曾被誉为超级赛道的储能板块,后续真的会整体再迎风口、通盘轮动?亦或是会逐步呈现成长速度分化的局面?

对紧贴大盘的投资人而言,赛道股近期跌得太惨,尤其是新能源,光伏、储能、锂电、电动车,一个接一个,不禁令人反复思量,是否出现板块轮动、行情切换?亦或投资策略需要回归长线基本面?

随着巴菲特减持比亚迪H股(01211.HK)一事尘埃落定,引发市场对新能源赛道股当前形势重新审视,不过,有言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富时罗素本月1日公布,富时中国A50指数将纳入亿纬锂能(调整将于9月16日收市后生效)。对储能题材股而言,形同一支强心针。事实上,这被视为万亿市场的储能板块除了去年吸引一波又一波炒作外,即便在今年整体投资气氛较为审慎的市况下,依然备受市场注目;虽然近期储能板块A股普遍受压,单计刚过去的8月就呈表现好坏参半的局面,不过,事实上,这些储能主题股份大多已于最近两季累积逾倍计的升幅。以挟光伏逆变器板块的储能概念股阳光电源(300274.SZ)为例,该股由第二季4月的低位55.9元,反弹至8月高见149元,累计弹幅逾1.66倍,市盈率则由4月最低见过的53.24倍,飙升至8月最高的133.73倍,不过,对比大盘上证指数及深证成指而言,一众储能概念股明显展示在大盘上行的趋势中大幅领前的一面(详见下表)。

储能概念股近期表现:

储能股过去两季继续企于风口,与储能有关政策频频出台,推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不无关系。随着我国于8月18日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当中提出要研发飞轮储能等高效储能技术;8月2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当中提及,电力装备十大领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方向,推进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氢能、储能、输电、配电及用电等10个领域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发展,而在储能装备方面,行动计划提到要大幅提升电化学储能装备的可靠性,加快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装备的研制,研发储能电站消防安全多级保障技术和装备;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的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

储能政策继续密集出台焦点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

未来5年,“新能源储能”显然是新型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故CNESA早前预期,政策推动是主要增长动力;保守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至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仍达 53.3 %,市场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储能供应链配套、商业模式的日臻成熟,新型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选址要求低等优势,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故乐观预计新型储能规模至2026年之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更可高达69.2%。

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结构正不可逆转地从传统能源逐步向低碳化转型。对比传统能源发电方式可以容许电网稳定调节,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发电、发电输出功率不稳定的情况,而在风电光伏项目日渐增多,电力系统对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需求亦快速增长,令储能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难怪储能成为许多国家推进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球储能市场装机功率205.3 GW,其中抽水蓄能装机占比86. 2%;而新型储能占12.2%,其中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在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中的占比仍仅2.3%;飞轮储能装机占其中1.8%;至于市场熟知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当中则由锂离子电池占了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中的90.9%;由此可见,压缩空气储能及占飞轮储能整体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有望成为重要补充,倘若认同宁王宁德时代等所受惠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充满成长空间的话,那么与压缩空气储能及飞轮储能市场相比之下,后者显然可发展空间更为巨大。

2021年被形容为中国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第一年,国家明确2030年30 GW 储能装机目标,14个省相继发布了储能规划,20多个省明确了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要求,项目装机规模也在大幅提升,2021年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 GW,为2020年同期的1.6倍,以源侧新能源配置储能和独立储能应用为主。

根据中国储能网数据,2022年1-7月国内投运、拟在建、建设中的新型储能项目总装机功率,较去年同期增长24.94%;虽然从今年首7个月的技术分布来看,压缩空气项目的潜能逐渐体现,2022年1-7月规划中、建设中的压缩空气项目装机功率总量占比已提升至16%,对比此前CNESA所统计,截至2021年底,压缩空气储能在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占比仅为3.2%而言,中国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正展示强大的成长性。

压缩空气储能过去受制于储能效率相对较低,电量损耗成本较高的发展痛点,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大型电站投资储能效率已经上升至70%-75%,略低于本身会受地理资源条件限制的当前主流储能方案抽水储能电站,由此可见压缩空气储能已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

虽然目前不少内地证券研究机构均将眼光依然集中在电化学储能需求身上(尤其是与新能车相关的储能领域,故相关焦点不外乎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涉足储能领域的题材上),不过,看懂上述行业趋势的朋友,相信也会认同,未来真正的储能风口,似乎会在更合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逻辑的压缩空气储能身上。正如8月28日,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未来发展方向,并认为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以及储能电池企业有望借助这一东风驶入快发展赛道。华福证券同日就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定期研究中给予其对储能板块的核心观点认为,在中、美、欧储能市场需求共振下,坚定看好储能市场发展。

回到港股市场的储能概念股,除了挟同系信义光能(00968.HK)在港股市场发力的信义储电(08328.HK)、积极发展储电业务的威胜控股(03393.HK)外,近期更多了一家似乎要吃饱这压缩空气储能及飞轮储能东风的实业股。说的正是中集安瑞科(03899.HK)。

8月30日,中集安瑞科公布,公司旗下成员企业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为客户百穰新能源科技于国内研发建造的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所量身定做的多台大型储罐已于8月25日正式投入运行。此反映中集安瑞科生产的压力容器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是次中集安瑞科供货的项目为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对实现二氧化碳新型储能系统工程化,向规模化发展起关键作用。是次专供储罐同时是中集安瑞科将其本身在压力容器的技术优势,拓展至储能领域应用的创新尝试,中集安瑞科更于新闻稿上明言「为公司后续拓展该领域的储罐应用市场奠定良好基础」,可见其明显在摩拳擦掌,为日后进一步参与到这类压缩空气储能如二氧化碳储能项目,做好了准备。

有趣的是,信义储电今年以来股价便升了接近39.43%,自然远胜迭加下游电动车主题的比亚迪(01211.HK)的同期近17.14%的跌幅(恒指今年以来已跌17.93%)。而中集安瑞科上周亮出稳步增长的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及纯利仍能分别增长12.7%及14.6%),展示其氢能业务实力非虚后(其上半年氢能收入同比大增175.1%至约1.7亿元),被逾12家大行唱好,该股在绩后展开突破式走势,令该股单单8月已报升15.36%(恒指8月为跌1%),迭加该股上述进入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领域的利好消息,令该股逆市更添抗跌力,于刚过去一周全周报升4.78%,对比大市同期周跌幅3.56%而言,似乎反映市场已有资金留意到该股。

“十四五”是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同时,亦衍生了新型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的快速成长机会。而吃到这块急速膨涨的蛋糕的,除了一众耳熟能详的A股标的,更有一些实业型港股介入成为这个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当中分一杯羹。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纵使未必能做到巴菲特式长期投资一家公司十多年,但只要抓住每一次高低切换,着眼实业型股票,长期持有,收益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中集四十年:从蛇口走向世界的本手和妙手


全年有望稳在5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去年同期54.7亿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仅约9%,并且是过去20年来的第二高扣非业绩。

被打上“周期股”标签的中集集团在过去高峰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仅在20-30亿人民币之间徘徊。周期还是那个周期,周期业绩底部、中枢以及峰值提升了,市场是否也应该给予重新定价?

中集集团第三季度业绩预告解析,出乎意料的非经业绩韧性


10月25日收盘晚间,中集集团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减公告。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约30-32亿人民币,同比下滑64%至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43-46亿人民币,同期下滑43%至46%,主要原因为今年受地缘政治事件及海外通胀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对集装箱的需求逐步回归正常,导致本集团集装箱业绩出现下滑。

前三季度业绩预减64%至66% 意料之中

对于业绩预减,市场应该并不感到意外。一方面,去年基数实在是太高,2021年是集运的超级周期,尤其是第三季度业绩贡献突出(45亿归母净利润),而2022年市场逐步降温正常化,业绩回落实属正常,公司也曾多次在投资者沟通交流中表达市场正在正常化。另一方面,从中集集团的收入结构来看,2021年,中集集团约有8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物流行业,15%左右的收入来自于能源行业。今年第三季度,国内集运市场旺季不旺,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受国内多地疫情影响景气度承压,业绩受影响回落也有所预期。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6-19亿 经营韧性超预期

根据公告,第三季度,中集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4.6-6.6亿人民币,其中包含要支付的分手费约8500万美金,按照现行汇率7.1来算,约6亿人民币。第三季度在考虑了分手费影响后的业绩降幅较大,对比而言,第一季度归母为17亿人民币,第二季度约8亿人民币。

由于收购马士基工业失败需要支付的分手费为非经常性损益,也与日常经营活动及旗下资产质量无关,非经口径更能体现出中集资产的质量。按照非经口径而言,中集集团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19亿区间,对比第一季度15.55亿人民币,第二季度11.42亿,从经营活动的角度而言,能够在本季度取得16-19亿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区间达40.3%-66.6%, 取中间值17.5亿也实属超预期了。可能的原因或许有二:1)集装箱制造板块的盈利性保持在高位;2)多元化提升了经营韧性,公司称3季度道路运输车辆拐点出现。

从全年口径来看,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约43-46亿人民币,如若第四季度按照第二季度的归母扣非净利润8亿测算,那么全年有望稳在5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去年同期54.7亿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仅约9%,并且是过去20年来的第二高扣非业绩。

被打上“周期股“标签的中集集团在过去高峰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仅在20-30亿人民币之间徘徊。周期还是那个周期,周期业绩底部、中枢以及峰值提升了,市场是否也应该给予重新定价?

集运市场短期不确定性较大 培育业务牵引力正在增强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尚高,集运市场也变得难以预测。但由于下游集装箱运输公司的盈利性较好,集装箱新船下水配箱以及因集装箱老龄化需要的正常设备更新预计将得以持续。

或许正是深知集装箱业务的周期性,中集集团在积极培育成长型业务,其中冷链物流、清洁能源相关的业务目前正是国家政策导向赛道,同时行业需求也持续增长。

能不能从周期中重生为成长性企业,就看中集集团在十四五期间的战略布局能否开出果实。

中集集团(000039.SZ/02039.HK)业绩保持历史高位水平,3季度扣非业绩实现环比增长


10月25日盘后,中集集团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值得可喜的是,公司 2022 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与 2022 年第二季度相比预计实现环比增长约 40%-67%,展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考虑到中集集团2021年业务超预期表现带来高基数的业绩成果,今年中集集团的业绩虽然对比去年略有波动,但表现同样十分不俗,在全球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中集集团2022年业绩仍然是过去10年的高位水平,同时季度环比增长也在释放公司经营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拉长时间轴来看,中集集团过去10年的业绩历经多次牛熊转换后,呈现明显的震荡上行趋势,在中集集团多业务布局的经营战略下,尤其是向新能源等新兴业务的开拓,笔者认为,中集集团的长期成长趋势大概率不会改变。

中集集团历年业绩趋势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1)


全球资本市场连续遭遇事件冲击

回顾过去几年,疫情反复造成了全球宏观经济的整体承压;尤其是今年以来,俄乌冲突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大幅波动影响,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此外,美联储持续的高强度加息,使得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全球资本流动性减少成为了事实。

值得关注的是,中集归母业绩有约6亿负面影响来自于马士基交易。这其中也透露出中美关系升级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把控潜在风险比资本扩张更为重要,虽然终止交易有暂时的损失,但能够帮助中集保有现金流,在未来经济整体回暖后,为中集储备更多主动出击的资本,是利大于弊的。

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进入阶段性回落,市场预期明年下半年重回常态化区间

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商品进口国,其货运数据对了解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数据公司笛卡尔根据美国海关统计,指出美国9月份进口货柜总数量221.57万标箱,年减11%、月减18.3%。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2)


但笔者认为,当前集运市场低迷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反映和周期性的波动。其一,上图中2021年的运输水平处于过去几年的高位,从而造成了对比的高基数;其二,即使美国进口货柜数量出现下落,但对比2019年与2020年仍是相对的高水平。

回到商品需求来看,据悉,目前北美市场的零售消费和库存依然处于相对正常水平,没有出现突发性的断崖式危机。笔者判断,地缘政治动荡,中美博弈升级等事件使得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引起了集运市场的走弱。同时,市场也预期集运市场也有望在明年下半年迎来新的复苏。

虽然当前全球低迷经济环境是远洋航线市场运价持续下行的主因,也导致了集装箱业务业绩的普遍下降。但就集装箱的销售而言,经济增长预期低迷抑制的是新增需求,行业整体还有大量新老更替换新的需求。

有市场观点认为,集装箱更新需求在未来2-3年占比将超过60%。

中集集团多产业布局优势逐步显现,业务新亮点频出

除了集装箱业务之外,中集集团物流业务中的新年能源车出口、新能源业务、冷链业务等仍不乏亮点。

以当下最热门的新能源领域为例,根据公司资料,2022年上半年中集集团氢能方面收入约1.7亿,同比增长175%。上半年累计新签订单金额约人民币2.3亿元,期内中集安瑞科中标多个加氢站项目,与合斯康合资的车载储氢瓶项目IV 型瓶及供氢系统的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

考虑到氢能本身价值链较长,属于长坡厚雪赛道。中集集团依托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客户和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在氢能全产业链制储、运、加 应用各细分领域关键装备和服务的布局,并积极探讨制氢相关领域的机会,预计氢能有望成为未来中集新的增长亮点。

海上风电方面,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海风平价优势,市场普遍预计海风明年高速增长具有高确定性。据悉,中集集团在海上风电业务在制造和服务两个部分均已有成熟业务团队,并获得业务订单。

制造方面,中集集团的产品主要有海上风电安装船、升压站、导管架、基桩、塔筒等,其中海上风电安装船和升压站是主要产品。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取3个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分别来自烟台打捞局、荷兰海上工程巨头Van Oord公司和上海博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海上风电服务领域,中集集团也成立了专门的海上风电运维公司,获得运维资质,同时拥有自己专业的业务员和船队等装备。伴随首批海上风机质保到期,海上运维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当海上风电建设进入加速期后,中集集团的海上风电板块有望兑现出更好的业绩表现。


中集前三季度营收超千亿 底盘稳健韧性强劲


10月27日晚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中集集团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091.33亿元,同比下降7.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1.18亿元。单看第三季度,中集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人民币18亿元,环比增长58%。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3)


2021年因航运形势的异常突起,受益于航运链条上相关产业的影响,中集集团营收和净利润达到历史同期最高位,全年营收不但首次突破千亿,还实现逾70%的增幅。2022年受航运及集装箱业务回至正常周期态势的影响,中集营收和利润同比出现下降,但仍高于2020年及之前水平,前三季营收突破千亿,处于历史高位,大部分主营业务展现较好的增长或平稳发展态势,集装箱业务的盈利状态也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再次显现出中集多元化业务带来的发展韧性。

聚焦主业 底盘稳健韧性强劲

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在物流领域,公司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为制造主业,兼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

2021年是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超级周期年,火爆的集运市场,将集装箱制造板块推至高位。今年以来,集运总体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行情,在今年初到达顶峰后开始震荡波动,特别是受欧美国家通胀率高企、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叠加影响,集装箱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化,业绩受影响回落也符合市场整体预期。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4)


随着海运集装箱需求逐渐回归正常,中集集装箱制造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产销量同比去年的历史高位出现回落,但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101.16万TEU,冷藏箱累计销量10.08万TEU。同时,中集集装箱制造业务规划由双轮驱动升级为众星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聚焦、整合、优化等方式,形成集装箱传统业务为基核,建筑科技、海运冷链科技、新材料及未来新能源科技等业务为卫星板块的星系互驱发展架构。

2022年1-9月,中集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达人民币约174.06亿元,实现归属于中集车辆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人民币6.60亿元,同比增长19.66%。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112,039辆/台套。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5)


其中,海外市场车辆销售收入达人民币93.34亿元,同比显著增长81.41%,凸显跨洋经营韧性与优势。由于在北美高毛利产品销量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改善,毛利率同比提升1.55个百分点。步入2022年第四季度,随着国内基建投资复苏、稳增长政策落地、阶段性减免公路货车通行费政策的推行,中国专用车市场也有机会回暖。

2022年1-9月,中集物流服务业务中集世联达多式联运业务量实现增长,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公司积极面对行业变化,不断加强全球物流的服务能力和稳定性,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国际货代协会(CIFA)对国内货代物流企业统计,中集世联达综合数据从2020年的第10名上升至2021年第6名,能够为客户实现北美、拉美、欧洲、澳新、南亚、东南亚、非洲等航线的全面覆盖。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6)


2022年1-9月,凭借出色的循环载具设计、制造及运营服务能力,中集帮助汽车、化工、新能源、现代农业大宗商品等行业减少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一次性包装,实现包装可循环、数字化和智能化,助力产业供应链更加安全、高效,并明显减少碳排放量。

能源市场高景气 新增订单再创新高

2022年1-9月,中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中集安瑞科,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6%至人民币142.19亿元;整体在手订单约人民币173.70亿元,同比增长39.16%;新签订单人民币153.94亿元,同比增长10.62%。

近期复杂国际局势带来全球能源格局的变迁,而得益于前期在海外市场扎实的基础,中集安瑞科清洁能源从中获益,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分部陆上业务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大幅增长103.5%至人民币18.5亿元。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7)


第三季度,中集安瑞科成功中标欧洲客户3,000台六氟化铀储运容器订单,创公司核燃料运输业务数量及金额之最;斩获金额近人民币5亿元的非洲客户天然气长输管道及低温储罐项目订单,助力客户向欧洲等市场进行能源出口。

氢能业务也取得良好进展,期内中集安瑞科为香港首架氢能巴士配备IV型车载供氢系统;多次为客户批量交付III型车载供氢系统;并为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提供多个氢能解决方案及相关核心设备。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型储能装备赛道,期内为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提供多台套高压储能装备。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8)


2022年1-9月,全球油气海工装备市场在油价的中长期支撑下,复苏过程更加平稳,以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为代表的浮式生产装置需求快速恢复,海上风电市场不受油价影响,总体发展速度比较稳定。中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新增2艘FPSO船体订单,总金额13亿美元,加上其它特种船只以及清洁能源类产品,累计新增生效订单21.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0%;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36.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

值得一提的是,受汽车出口热潮和汽车运输船更新换代两大因素驱动,国内已掀起新一轮“抢船热潮”。中集来福士是国内领先的海洋工程设备提供者及海洋平台建设者,在滚装船造船领域占据优势。中集来福士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6艘滚装船订单,总金额约5亿美元,目前订单已排到2026年,总体上订单已比较饱满。

创新驱动 点燃业务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百姓对食品等的冷链需求旺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目前我国冷链装备市场不完善,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补齐冷链物流行业短板、提供冷链物流装备解决方案成为中集集团的发展重点之一。

2022年1-9月,中集集团积极整合旗下涉冷业务板块优势资源,加强战略布局,为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中集冷箱、冷藏车具备竞争优势,产品市场销量排名前列,而最近几年热销的移动冷库方案,运用集装箱模块,以搭魔方的方式组合成移动冷库,为冷链物流行业仓储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完美解决冷链物流“前后两公里”的痛点。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9)


在拥有全链条冷链物流装备的基础上,中集集团持续拓展医药和生鲜领域的专业服务。在生鲜冷链方面,已具备东南亚冷链端到端服务能力,启动磨憨路线,引入东部榴莲和东、北部龙眼旺季陆运业务,增加进口牛肉等冻品品类,在现有跨境进口多式联运服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跨境出口业务,拓宽出口品类,开发葡萄、柑橘品类。医药冷链方面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2022年1-9月,中集模块化建筑业务在美国citizenM Menlo Park店项目、香港业成街过渡房屋项目、香港城市大学项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品体系研发的落地项目——太仓中集人才公寓项目等国内外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获得客户的高度好评,国内外累计新签订单约人民币1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


LNG联产氢气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集安瑞科(图10)


为应对多点、多发、多变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集模块化建筑利用在建筑领域成熟运用的集成模块化的设计和智能建造方式,迅速开发了“自带空调”的便民核酸采样移动工作站,占地面积不到5平方米,为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工作环境的同时,配备的紫外线消毒系统能在极大程度上为防疫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从陆地到海洋,从物流装备到能源装备,从制造到服务,中集集团始终致力于提升世界物流及能源的运行效率,积极变革与自主创新。展望未来,中集集团持续专注主业,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打造大国重器、制造优质产品、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保持优良的业绩,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与客户合作共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来源:中集集团)